网站首页 |
分会介绍 |
组织机构 |
学术活动 |
国际交流 |
信息发布 |
通知公告 |
重要新闻 |
行业信息
技术前沿 |
评奖系统 |
项目实例 |
编辑出版 |
论 文 库 |
专家观点 |
轨道交通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最热新闻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
【宜昌】公交:发展BRT 助推
【北京市】编制电动汽车充电规程
对交通模型的数学思考
人民日报:"互联网+"让出行更
201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
全国最长(18米)纯电动公交车
广州交委发起关爱一线公交司机公
详细介绍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前沿 >> 详细介绍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产业促进发展与建议
作者:张景平 来源: tranbbs.com

    6月11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城市智能交通论坛在会展中拉开帷幕。本次论坛主题定位于城市大交通与移动互联网时代。

    美国异地希公司总裁、执行长张景平博士与会做演讲,其题目是“中国城市智能交通产业促进发展与建议”。演讲内容如下:

张景平: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将我们在国外做的工作心得跟各位做一个交换。虽然我是住在美国华盛顿,但是我们大部分工作都在国外,而且很多都在亚洲,我在美国已经37年了,起先是在美国的州政府工作,后来是在企业工作,做的全部是智能交通方面,包括不同的控制系统、信号机的设计、高速公路监控系统、车载设备等等。我最主要的专长是做城市内的交通管理、交通控制,我在整个的工作中也参与了很多的会议,包括美国智能交通协会的成立大会,实际上就在我们办公室大家一起做的,所以在国外有很多的想法和不同的内容,希望今天能够把我们做的一些心得跟各位做一个简单的报告。

    我今天报告的内容分为三项,这是第一部分,现在在美国特别专注的一个课题,怎么把政府已经有的资源和政府的信息作为一个产业化推动的信息,但是更重要的一点,在中国国内有很大规模的数字化城市的建设,还有智能交通普及化的建设,在这个工作当中,在政府,在各地产业协会,更重要的在不同的业者当中,大家怎么来做这些事情,把一个产业链能够打造出来。另外一点非常重要的事情,深圳在中国算改革开放最成功的一个窗口,在下一轮的产业界的升级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智能交通或者是智慧型城市,或者是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机遇,在我们所有的工作从业人员当中推动这一个很重要的项目。昨天我们参观了展会,非常令我震惊的是在去年中央政府以及各级政府提出的北斗系统的建立,我们在展会里面可以看到,有一半以上的厂商都有这些不同的设备,这就是我们今天谈的最重要的主题,政府或者是在产业界利用一个什么样的口号,或者是什么样的一个激励的目标,把一个产业链能够建立起来。今天我们汇总了全世界几个不同大的国家跟地区,他们在做智能交通,在做产业化的过程中,他有哪些比较好的,或者是做得不好的例子,跟大家一起分享。最后提出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建议,对未来的工作推动,特别是对于深圳在全国信息化推动的中间有很好的基础上,怎么来推动产业链的形成。

    我们主要是做联合国开发总署的顾问,还有亚洲开发银行的顾问,主要在亚洲和非洲等地执行,所以我们还是非常希望在中国做项目,有机会希望替各位做不同的服务。

    在国内这几年在智慧型城市的建设中,中国国内从建设中的国家,推动到一个比较成熟的一个最重要的一环,在硬件的建设,会到达一个饱和的状态。另外,城镇化的需求,大部分的人会比过去更大量的涌入到城市里头,怎么样提高城市里面的管理效率,怎么利用软梯的建设和信息化的建设来辅助城市的管理。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很重要的目标,里面有很多的项目。目前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方面,这都是目前非常重要的项目。现在在美国想要买不是中国生产的货物,基本上非常难,在这个情况下,在货物价廉物美的情况下,中国的物流成本实际上是占了很大的一部分,美国交通部以及中国交通部的调查显示,中国的物流成本是占到17%到19%,在欧洲、美国,一般只有15%到17%,如果能减少物流成本一两个百分点,对于整个的经济就能有很大的推动,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最主要的目的。

    从另外一个角色来讲,如果是讲全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日本、欧洲,还包括我们临近的地区,比如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地,他们在做智能交通的时候,他们对于产业化的推动做了哪些好的做法,或者不好的做法,或者是在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做法,事实上是他整个企业成长最主要的要项。

    在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发展中,现在遇到了最大的瓶颈,过去很多不同的城市都是在大规模的做硬体建设,在做硬体建设的时候,事实上做好的情况下,这中间才是整个城市运营的刚刚开始。过去有很多城市的规划资料、交通设计的资料达不到发展的要求,深圳的原住民可能只有30多万人,现在到了1700多万人的城市,大部分的人口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的出行行为很难掌控。在全世界各国,特别是在中国,在这么样的超大型城市中,怎么样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辅助它的交通管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为。可是在另一方面来讲,当一个城市运作到成熟的状态当中,它所有的交通的单位需要做一个运维的作业,对于所需要的信息,或者是硬件的管理怎么来做,今天早上深圳交委的代表提到,他们怎么把行业管理的信息做一个现代化,另外把民众需要的信息做现代化,更重要的一点,把单位需要的信息能用最快的方法传达给他们,也许这就是我们现阶段在很多不同大小城市里头,下一步需要做的工作。

    另外一方面来讲,在长期发展当中,需要建立一个绩效评估指标的信息,或者是坚持的信息,还有国内在非常严重的雾霾的情况下,怎么利用现有的信息来进行问题的发掘和管理,这也是我们十二五当中需要关注的地方,当中就是需要产生新的需求,来建立我们在当地所需要的产业链。

    美国在过去也经历了非常艰难的30年,我记得美国智能交通大会成立的时候,是1996年,在我们同一栋办公楼里面建立的,美国在做的过程中,各位在过去可能听到有所谓系统框架的产生、标准的建立,事实上这都是美国在通过智能化产业,建立它的产业链的一个不同的手段。所以现在它根据这个已经有的不同的成果,在中南美,或者在其它国家,不同的厂商利用这个优势,建立不同的ITS的系统,这个也是在整个成果当中花了很多的经费,而且花了很多的资源。我过去参与过两个最大的通信标准的建立,现在也是美国通信标准委员,代表美国国家在全世界跟不同的国家当中做一个直接、间接的竞争的地方。光做一个高速公路匝道监控的控制器的通讯标准,那时候我们就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有10个人,花的经费超过250万以上,之后建立了这个标准。这个标准建立以后,就变成它全国智能交通的手段。以前我们在台湾地区做了非常多的项目,以前要做一个城市里头的信号机的改造系统,你起先做的很多规划设计的工作就要做发标规格,那时候发标规格有五六本,每种设备的规格都非常多,那时候要做一个项目,基本上所有的开标文件排起来就差不多有半公尺那么高。可是在建完美国的系统框架之后,做同样的系统,它在中南美开标的时候,开标的文件就是三页纸,包含这个要符合美国哪一个标准,里面的通信规格都已经标准化了,所以对它整个开标,或者说工作建议的时候就非常方便,这是美国在做产业链的时候,它主要利用这个方法,来打造它自己内部产业链,而且做出来的规格,就是它现在很多不同厂商里面已经运作的规格。所以对于不同的厂商,它里面选取的系统就像选菜单一样,所以非常方便,而且它的估价也一目了然。

    在欧洲和日本,过去是遵循同一类型发展模式的,包含在日本的系统,它的前身是1960年在德国做的一个导航系统,日本推广的模式它是跟全世界不太一样的,它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大家也知道,日本很多人虽然有车,他每天是不开车的,他开了车他也上不了班,所以他是以公交系统来出行的,他到周末的时候,他对道路也不熟悉,所以那时候发展出需要一系列的电子导航等等的服务,那时候做了很多这种系统,现在这种系统除了日本本岛以外,它在其它的很多地方还是卖不出去。可是它在内部的延伸的服务,像车内的导航机的功能,这个就发展出来了。所以日本跟欧洲的发展来讲,它还是有一个小国或者小地区的发展模式,所以在这方面,它发展出来的有很精细的设备,还有很多精细的内容,包含它的直通车的利用,在另外一方面来讲,它现在也是意识到,在下一阶段要建立整个的智能化的服务理念,也要到一个对于个性化的服务。

    在另外一方面来讲,韩国虽然在几个地方做得不好,可是有几个地方做得非常好。韩国釜山虽然在世界排名上不是一个前几名的港口,可是它在港口的新建,以及到它的环保的内容之间,它在设计上有非常精心的内容,包括它在港口设计的时候就具有绿色港口的概念,包括它这里面所有的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生产的基地,就在港口附近的工业区。除了这以外,它里面的环保、监测的系统是非常完全的,所以它根据港口的运营,可以计算到每15分钟,我整个系统里面如果是用这个方式,或者用另外一个方式来做不同引领的时候,对于整个能源消耗或者排污消耗会占到什么样的地步,现在它这些技术除了已经在韩国应用以外,在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港口都在推广。在做地区发展的时候,交通虽然是一个必要的条件来满足城市的发展,可是怎么样打造一个适合你城市的产业链,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个是台湾,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我在1980年代的时候在美国工作,一年回台湾七八次。这里面包含高速公路建设、交通监控系统等等,在1980年、1990年建成之后,在这几年,在台湾看不到那么多智能化的系统,但是它拿在时候也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可是在下一阶段,怎么利用现在已经有的优势,还有现在了解到的,对于民众的要求是可以满足的情况下,怎么来做个性化的服务,怎么来做价值化的服务,更重要的一点,在有异常状况的时候,利用已经有的信息来做一个沟通。另外,现在在深圳地区已经有这么多交通在手使用的情况下,怎么把这些使用的数据再挖掘出来,反而变成了一个你在各地的交通的尖冰。这是台湾现在正在研究的几个不同的方向。

    在新加坡就更特别了,它在过去几十年就开始实行地区性收费管理,可是它在亚洲地区的发展过程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在1990年的时候,它做了一个大规模的测试,包含引用美国系统,或者是日本系统,还有它自己本身开发的系统,来做了一个不停车收费系统,作为一个地区性收费的提升。

    我今天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呢?我每次到深圳来,有一个地方我一定要去,就是华强北手机市场,那里面看到的电子产品的推广跟开发,那个效果是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深圳现在有的条件,就是在于这个大规模的不同电子或信息、通信厂商的大量集结,在这样的条件下,深圳在下一轮的智能交通建设的时候,应该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推动下一个产业链的产生,这就是我今天讲的最大的主题,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或者是欧洲,在过去它不管是系统架构,或者是通讯标准,甚至标准化的软件方面,在我们刚才讲的例子当中,包含韩国的绿色港口的港口运营自动化、信息化的软件、平台的建立,还有台湾的交通部门对车载系统或者是公交的运营系统的平台,它开发以后,免费提供给其它厂商来使用,变成它在其它国家或者其它地区成为可以竞争的手段和工具。另外一方面,它没有做到的有几个方面,包含个性化的服务。更重要一点,对于不同交易平台的建立,为什么讲这个题目呢?这三个题目就是在下一阶段,在智能化方面最主要的方向。

    由于时间关系,我用一分钟的时间把几个题目做一个介绍。我们将来希望在中国或者是中国几个地区能够看到我们利用不同的通信的模式或者通讯媒介,把整个城市道路的可用面积,或者可用的停车方位充分利用到,然后在不同城市、不同时间下,利用以前没有想到的技术,或者是利用更简化的技术,来提供这些前进的服务。另外在物流方面,深圳是以港口发展为支撑的,将来在物流的引导方面,可以用信息化的方法,可以跟他讲,哪一天几点钟到那个港口去,你就可以取到你的货物,来减少整个港口的交通压力。现在深圳在发展当中最弱的一环,就是对于交通信号控制方面,怎么利用主动的方法,做一个预储备的控制系统。

    总结我今天讲的题目,在下一个阶段,直观、及时、快速、准确的结合城市里的交通管理行业,和当地强势的企业结合,这是我们国内在发展智能交通方面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相关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 地址:上海市吴中东路555号 电话:021-34771755 传真:021-34771750
运营管理:重庆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巴驿公共交通站场管理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民生路329号 电话及传真:023-63816719 技术支持:光荣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