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28日 14 版)
日前,浙江温州一位66岁老人在闷热的公交车内突发疾病死亡,老人家属将公交公司告到法院。
烈日下的无空调公交车,车厢内到底有多闷热?空调公交车能否纳入民生工程普及得更快些?近日,本报记者在西安、武汉和南昌三地,体验乘坐无空调公交车,并走访了相关部门。
每年新增空调车三百辆,全面普及至少五六年
西安七成公交车没空调
本报记者 方敏
7月21日下午3时,古城西安的室外温度达到40摄氏度。刚一出门,一阵热浪就扑面而来。记者快速走到公交站牌下,太阳直接晒在身上。望眼欲穿地终于盼来了25路公交车,记者一上车却发现车窗大开,左侧一溜座椅没人坐,原来座椅已被太阳晒得滚烫,没人敢坐。
“这么热的天,公交车这么小的空间,咋不装个空调嘛!”一个小伙子大声埋怨道。司机在前面也听到了,但也没法回答,抹一把汗,换个挡继续向前。
不一会儿,突然有人“啊呀”尖叫起来。原来,迎面有辆洒水车喷着水紧贴公交车而来。记者所坐的公交车没关车窗,洒水车喷出的水直接洒了进来,溅湿了不少乘客。不期而至的水不但没有给车内降温,反而使车厢内显得更加热气腾腾,闷热难耐。
“我们一天平均跑七趟,热得快虚脱了。喝了水又老要上厕所。但不喝水的话又热得难受。”25路公交车的王师傅感叹,多希望能开上空调车!记者乘坐25路公交车时注意到,车内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一直保持在44至45摄氏度左右。
大热天挤乘公交车的,大多是中低收入人群。不少乘客抱怨:政府为何不多投入些资金多购置有空调的公交车?
“一辆空调车50万元,一年增加300至500辆,算下来是很大一部分资金,这几年在地铁上的投资也比较大。”西安市公交总公司的工作人员肖媛说,“全部更换成空调车,财政有钱的话也至少需要5到8年。”
据介绍,西安市目前拥有公交车6400余辆,其中空调车1700余辆,占总车数的27%左右。近一年来,参照许多大城市的情况,从乘客的舒适度考虑,政府采购的公交车基本上以空调车为主。从2011年开始,近3年的时间,西安市每年平均增加空调车300辆。
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舒适性,是和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需要政府增加投入。目前西安市给空调车的票价补贴为:普通乘客使用公交IC卡乘车自己掏1元,由政府补贴0.8元;老人持卡免费乘坐,由政府全额补贴1.8元。这对财政并不殷实的西安市来说,空调车购置和乘客补贴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
“炎炎夏日,没有空调的公交车,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空间密度高,乘坐舒适度差,希望政府能多增加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改善出行环境。”西安交通大学一位教授对记者说。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