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深圳市交委宣布,拟将目前新彩通道的路中式公交专用道延伸,建设深圳首条BRT线路———彩田-民治大道快速公交走廊。最快明年年底可望建成。
规划:拟建3条快速公交走廊
深圳市交委规划处负责人表示,当前深圳的中部交通存在超负荷运转,彩田路、民治大道、皇岗路、五和大道等主要公交走廊呈现出大巴列车化、两侧站台乘客滞留严重的现象,高峰期间福田中心区与龙华新区公交全程出行时间约70分钟。而轨道交通方面,仅有一条4号线,高峰期运力不足。因此,深圳将通过“2轨道+3快速公交”的方式以支撑中部高强度客流的需求。(“2轨道+3快速公交”:2轨道指4号龙华线(已开通运营)和10号线(明年建、2019年建成)。3条快速公交走廊包括:彩田路-民治大道快速公交走廊(快速公交Z3线)、坂银通道(快速公交Z5线)及皇岗路快速化(快速公交Z4线)。)
其中,彩田路-民治大道的快速公交走廊建设条件最成熟。该负责人表示,该条线路主线全长约19公里,其余两条线路则最早要在2018年建成通车。
实施:路侧公交专用道将改路中式
什么是公交快速走廊?根据市交委公布的规划方案,主要是将当前的路侧式公交专用道变成路中式。届时公交车站也会改在路中间。公交专用道将用红色沥青标识。全天24小时只允许走公交车和大容量交通车辆,私家小车全天不得进入该车道。“本质上,快速公交走廊就是BRT.”交委负责人称。
优势:提升公交运能和车速 造价低 上马快
市交委测算,建设彩田路-民治大道走廊后,可大幅减少公交列车化、避免与社会车辆相互干扰,使公交车平均车速由9 .8km /h提升至25km /h。还能提升公交车和社会车辆的运行速度,届时中部发展轴公交运能扩容40%-50%,跨二线公交线路可由现状的68条,扩容至100条左右,提升公交运能约47%,有效缓解梅林关公交压力。
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彩田路-民治大道走廊全线长约23.5公里,总投资约1.25亿,除已建及混行路段外,新建路中专用道19公里,平均每公里造价约660万元,仅为轨道的1%。“如明年上半年开工,有望明年下半年完工通车。”该负责人称。
争议
24小时公交专用道会否造成浪费?
市交委回应:
* 全天24小时的公交专用道,主要是为了体现公交优先的理念,减少社会车辆对公交车的干扰。至于非高峰期公交车不多,可能造成车道资源浪费的现象,其称,那时社会车辆也不多,所以不会对交通造成大的影响。
* 原来路侧的车道将变回社会车道,即便新增了路中式专用道,也会尽量保证不减少总体车道的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