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实现了主城区“131组团”公交一体化
自1977年滁州市第一条公交线路开通运营至今,滁州公交已走过了38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滁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为依据,以改善公共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完善线网布局和公共交通设施为基础,全力推进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已实现了主城区建设“131组团”公交一体化。
专家指导 编制《滁州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早在2008年,滁州市就邀请国内交通领域专家来滁州指导公共交通的发展,并根据滁州市城市和社会经济特点、公共交通发展和居民出行实际,为滁州市的公共交通发展提出了超前的发展思路和有效方案,切实保障公交的科学发展。
随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和滁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联合编制了《滁州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简称《规划》)。
《规划》目标
* 2011—2015年,滁州市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目标为:打造协调、便捷、舒适、安全的公交体系,逐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塑造合理的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结构,实现中心城区客运交通和用地布局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 2020年,在滁来全地区实现整个区域内的相互衔接、零距离换乘、资源共享、布局合理、畅通有序的公交客运网络。
2014年,依据市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若干意见》(滁政[2012]131号)为依据,又启动了城市公交专项规划修编工作。
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
* 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由原来不足800万元
* 2014年超过1800万元,包括老年人学生乘车补贴300万元、冷僻线路亏损补贴400万元、公交场站建设资金补助500万元、公交车辆更新购置补助600万元。
* 同时,通过财政牵线,银行搭桥,多方融资,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作为支撑,政府、企业各承担50%,以最低利息、分年返还方式多方筹集公交发展资金。
* 2014年4月,按第五次市长常务会议要求,市财政、交通部门还启动协商公交成本规制方法,编制形成财政补贴办法初稿,以支持城市公交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滁州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这一补贴办法已于2015年2月2日市长办公会通过。
如今 滁州公共交通面貌的焕然一新
滁州公交现有公交线路25条,营运车辆398台,线路长度350公里,市区公交站点500米内100%覆盖。
2014年,滁州公交共实现公交车行驶里程2000余万公里,实现客运总量4342万人次。其中70周岁以上老人及其他免费群体刷卡乘车数645万人次。
2014年,滁州公交先后开通滁州北站至全椒火车站等路公交车,让美好滁城建设“131组团”实现了公交一体化。
推出多元的特色公交服务
春节、清明这样的传统节日,滁州公交特别开通了“庙会专线”、“清明专线”。中考、高考之际,滁州公交每年为考生开辟“绿色通道”,所有考生凭准考证免费乘坐。
2014年,配合市委、市政府整治“三小车”专项行动,填补了中小街道无公交通行的空白,滁州公交开通了三条“迷你”巴士公交路线和6路快速公交车、优化调整了10路等路公交车、延伸了1路等路公交车,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公交的覆盖率。
2014年5月,滁州公交正式运行巴士汽车租赁公司。目前已在银鹭集团、盼盼食品等13家单位开展了“订单式公交服务”。
优质服务换来乘客的点赞
滁州采取多种方式,通过评比“星级线路”、“星级服务驾驶员”等一系列活动,提高驾驶员素质,用心为民服务。
优质的服务换来的不仅是乘客的点赞,企业的形象也在此间一步一步树起。2014年,滁州公交有效投诉下降了25%,投诉查处回复率100%。398台车中,95%达到星级标准,车辆完好率93%,首末班正点率95%。
智能公交
早在2010年7月,滁州公交就已引进安装GPS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现稳步运行4年多的时间,实现了车辆的动态运行轨迹全过程监控及历史资料查询,依据客流数据、线路配车、运营任务等数据实现智能调度。
还有掌上公交、电子站台,等等。
|